首页新闻中心廉洁文化

廉洁文化征文选登47:筑牢廉洁自律思想堤坝,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

发布时间:2023-06-08 18:23:11浏览:1610

作者:中化局河南地质局矿业科技有限公司支部、总经理代治岳

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廉洁文化建设,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提出要从思想上正本清源、固本培元,筑牢思想道德防线,增强拒腐防变能力,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。

廉洁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、历久弥新的特点,是永不枯竭的道德教育资源,在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之后,形成了全球中华儿女的根和魂,中华文化传承至今,形成了中华儿女的道德追求和行为准则。

廉洁文化犹如空气,我们应如在空气中摄取氧气,从廉洁文化中吸取共产党人的政治营养,萃取其清正之风,融入血脉之中。利用廉洁的文化,做到心怀畏惧、行有所指,任何时候都要做到严于律己、恪守己身,始终保持清廉之身。

古往今来,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两袖清风为民办事的清官,如海瑞、林则徐等。民族英雄林则徐给子女留下了一副对联:“子孙若如我,留钱做什么?贤而不财,则损其志;子孙不如我,留钱做什么?愚而多财,益增其过。”林则徐将廉洁文化传于后代,不愿后代在自己营造的“安乐窝”里坐享其成,而是希望他们保持艰苦奋斗,自强自立的优良品格,成为有用之才。

近日,读到一个成语小故事,是“羊续悬鱼”,讲的是东汉的南阳太守羊续。东汉时,羊续长期担任南阳太守,但是一直过着俭朴的生活,因为官清正廉洁,倍受当时人们的尊敬,都称他是“清廉太守”。有个下属看到太守的生活太清苦了,一天就拿了几条鲜鱼送给羊续,请他尝尝。羊续虽然把鱼收下了,但却没有吃,而是悬挂在庭堂上。过了些日子那个下属又送鱼给羊续,羊续指着庭堂上悬挂的干鱼说:“你原先送给我的鱼,如今还挂着哪,不用再送啦!”来人本来想趁着送鱼的机会请太守办点私事,遇到这种情况,就不好意思开口了。以后,也再不敢给太守送东西了。遂后人将羊续悬鱼比喻为官清廉,拒绝贿赂。

历史上清官的例子不胜枚举,清正廉洁的品德是最为宝贵的,只有干干净净做人,踏踏实实做事,真正勤政为民,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尊重。

修身律己一直浸润在中华民族血脉中,并成为历久弥坚的传统美德。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,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修身律己的这些重要元素,对我们党也产生了深刻影响。在革命、建设和改革实践中,无数共产党人充分体会到,一个人只有严以修身律己、不断强化自我约束,才能顶得住诱惑。否则,就可能落入“人见利而不见害,鱼见食而不见钩”的陷阱,被“糖衣炮弹”所击倒。正所谓“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,最大的诱惑是自己,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”。严以修身律己不仅能让自己“腰杆挺得直”,而且能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底色。因此,党员干部应将修身律己作为一门“必修课”和必备的政治品格。

作为一名党员应始终做到勤学敬业、廉洁自律。一是我们要有清醒的头脑,时刻认识到我们的职责,不能“不以恶小而为之”。如果生活上不拘小节,思想上就会放松警惕,行为上就会放纵自我,最终就会滑入罪恶的深渊;二是要有一颗“平常心”,不管地位怎样变,淡泊名利、清心寡欲的心态不能变。始终要心存敬畏,不要心存侥幸,要以身作则,廉洁勤政,始终对自己保持高标准严要求;三是要加强思想品德修养,具有大公无私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团体主义的思想品质,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。

当前,河南局(集团)正深入推进廉洁文化建设,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,我们要时刻谨记:“当官就不要发财、发财就别来当官”的告诫,树立正确的权力观、地位观、利益观,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,常修为政之德,常思贪欲之害,常怀律己之心。在工作和生活中,既要秉持清正廉洁,又要守住“不越雷池半步”的底线,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、加强党性修养、加强品格陶冶,老老实实做人,踏踏实实干事,清清白白为人,始终做到对党忠诚、个人干净、敢于担当。自觉做到严守“底线”,不越“红线”,筑牢“防线”,把遵规守纪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,不断弘扬实干精神、强化责任担当,严守党的纪律。

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面对改革发展复杂艰巨,只有更好地保持清正廉洁、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,才能团结一致,面对困难不生畏惧,不畏手畏脚,一心扑在工作岗位上,将责任担当铭刻于心,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工作本领,做到有底气、有勇气,才能出奇招、求实效,开创工作新局面。



上一篇:廉洁文化征文选登46:初心养廉... 下一篇:廉洁文化征文选登48:廉洁在我...
Baidu
map